利用者:ScoutT7/sandbox
ここはScoutT7さんの利用者サンドボックスです。編集を試したり下書きを置いておいたりするための場所であり、百科事典の記事ではありません。ただし、公開の場ですので、許諾されていない文章の転載はご遠慮ください。
登録利用者は自分用の利用者サンドボックスを作成できます(サンドボックスを作成する、解説)。 その他のサンドボックス: 共用サンドボックス | モジュールサンドボックス 記事がある程度できあがったら、編集方針を確認して、新規ページを作成しましょう。 |
臺灣公共自行車系統
[編集]臺灣公共自行車系統是指位於臺灣境內的各公共自行車系統,目前共於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彰化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等七個行政區擁有五套不同營運系統,其中高雄市的City Bike為全國首個營運之自動化系統、臺北市之YouBike是年度使用人次最多者(2013年)、新北市境內則擁有兩套不同系統。
自動化系統
[編集]營運中
[編集]品牌名稱 | 營運資訊 |
---|---|
City Bike | 服務地區:高雄市 開通時間:2009年3月1日 租賃站數:159站 使用量:2,247,861人次/年(2013年) 營運單位:高雄捷運公司 |
YouBike | 服務地區:臺北市 開通時間:2009年3月11日 租賃站數:167站 使用量: 營運單位:捷安特 |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 服務地區:新北市 開通時間:2013年9月2日 租賃站數:13站(NewBike)、7站(YouBike) 使用量: 營運單位: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NewBike)、捷安特(YouBike) |
T Bike | 服務地區:臺南市 開通時間:2014年3月2日 租賃站數:2站 使用量: 營運單位: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YouBike Changhua | 服務地區:彰化縣 開通時間:2014年5月22日 租賃站數:45站 使用量: 營運單位:捷安特 |
iBike | 服務地區:臺中市 開通時間:2014年7月18日 租賃站數:6站 使用量: 營運單位:捷安特 |
建置中
[編集]品牌名稱 | 營運資訊 |
---|---|
P Bike | 服務地區:屏東縣 預計開通時間:2014年10月 租賃站數:20站 營運單位:高雄捷運公司 |
桃園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 服務地區:桃園縣 預計開通時間:2015年 租賃站數:至少50站(第一期) 營運單位: |
人工系統
[編集]營運中
[編集]品牌名稱 | 營運資訊 |
---|---|
嘉義市公用自行車 | 服務地區:嘉義市 開通時間: 租賃站數:1 使用量: 營運單位: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相關條目
[編集]新儒家
[編集]批評
[編集]不看自己腳下踩的土地,不知世界是如何運作,沒辦法回應當下的社會文化,而只是一直提倡中華文化多偉大,然後幻想中國市場多大要回歸中國
清末民初知識分子因應西方文化霸權做的轉型,當中國文化遇上未知的西方文化,且被打得很慘的時候,知識分子第一個想的是如何富國強兵,作法就是抄襲西方國家武器和硬體,後來發現還不行,生產方式和思維方式跟不上西方,這時就勢必做轉型了[1]。
第一代的當代新儒家學者的工作成果是用西方哲學史的方式整理中國思想史,再把它叫做中國哲學,並對其他人說中國有哲學,中國文化是不輸西方文化,但就以第一代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之一馮友蘭的「新編中國哲學史」以中共或是蘇共的馬克思歷史發展三階段論的框架處理中國歷史,並用來做為中國哲學的框架。之後再把中國思想的元素切割只是為了符合西方哲學史的架構。但是,西方哲學史也是很普遍的做法(幾乎當代大多數哲學家都有自己一套哲學史)也不像是英美分析或現象學等等...更為精細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處理中國哲學,這當然不足以回應西方文化霸權入侵。
第二代當代新儒家的工作主要是做比較哲學,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之間的比較,問題意識主要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別在哪?哪裡要改進之類的,而且要證明中華文化不輸西方文化或比西方文化優越之類的,其中的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牟宗三雖然有回應了自然科學和民主法治等...問題,但是他的一心開二門理論只是要證明中國也能產生現代科學,之後再轉往倫理學的相關討論,但他沒考慮過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不同的系統,好比西方文化有主客二分的討論,有人和物二分的討論方式,但中國思想沒這些體系,而這些體系是研究自然科學重要的基礎之一,並不能這樣嫁接。而民主法治的基礎是社會契約論,可是牟宗三的「政道與治道」回應的只是民主法治的細節,而沒有辦法回應每個人是否平等還有簽約的精神,這也不完全是牟宗三的問題,而是中國思想沒有這些架構,甚至沒有個人概念,建立社會最基礎的單位是家族,當然就不可能產生社會契約論。
當代哲學簡化來說主要是圍繞在自然科學和資本主義的相關討論上,當代歐陸是回歸人文精神並以此為基礎批判自然科學知識體系的不足之處從而建立起不同的知識系統,好比胡賽爾現象學以來的體系,乃至於傅柯德希達等等...更提高到文化和意識型態的層面討論;英美分析則是從自然科學內部批判和反思從而擴展和延伸到其他的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資本主義的基礎是自由主義,共產主義是對資本主義做批判從而建立出不同的社會運作方式,對馬克思而言他提出的資本主義背後的預設是自由主義的價值觀。
這種回應方式當然不足以然因應當代社會問題,到了第三代有學者試圖以詮釋學做工具重新詮釋中國經典,讓經學開展到當代社會,以便中國經典持續發揮影響力之類的,這作法和清末民初的中體西用的想法一樣,但是沒思考過不同文化之間的不可共量性,還有世界各國大都是以歐美文化的產物運作的結果,沒能力也沒意願回應西方文化面臨的核心問題,也對西方文化核心不夠了解,注定是失敗的。
這一群老師現在在哲學系也被邊緣化了,絕大多數回流到中文系,(政大哲學系十幾位老師,而且以前的中哲老師沒這麼少),其中一位教的是佛教(等於是扛宗教的缺而已),另外一位老師的專長是莊子,2013年台哲會當代新儒家的論文也是只有少數幾篇而已,這代表這種研究已經遇到瓶頸需要轉型了。(註二)
西方學界他們又是怎麼處理中國哲學呢?對西方學界而言大多數根本也不看當代新儒家,好比士林哲學理解中國哲學的方式是三知論,現象學界理解中國哲學的方式是跨文化哲學,當然還有宗教,社群主義(英美政治哲學最常用的方式),或英美的脈絡詮釋中國經典理解中國哲學,而且還有漢學等等...之類的東西,甚至日本東京大學把中國哲學研究所改名為中國思想研究所,再說西方學界對東方思想首重日本禪學其次是中國道家再來是印度佛學,再者就算對中國哲學有興趣的儒家什麼的也不太看,再者就算要找資料要交流看到的也是中國而不是台港的當代新儒家。
當代新儒家的學者放眼看到的是什麼?中國的市場,因為中國經歷過文革(另外一種思想現代化的作法,拋棄了很多既有的東西),當代新儒家反而在台港這裡盛行,所以中國對當代新儒家這類東西也是很感興趣,這群學者想的不是如何借用自己雙語以上和保存中華文化核心精神較完好的優勢來搶漢學詮釋權的市場,而是跑去中國推銷他們的研究。中國也是很喜歡,但他們也不會直接採用。還是拿歐美哲學和學術的脈絡用既有的方式處理中國思想。
- 註解
- 註一:哲學這詞是日譯漢字,再傳回中國
- 註二:在傳統與革新中徬徨──1950-1960 年代間台灣思想界的幾個科學觀的拉拒
- 論文引文:貳、「實證自由主義」對抗「當代新儒家」
- 就「繁衍子嗣」的競爭而言,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故事,我們在此只能簡單 地勾勒如下。實證-自由主義與當代新儒家的門徒都繁衍至今。可是,實證-自 由主義的思想後裔再也不像是一個立場、觀點一致的學派,而是受到不斷引入台灣的西方思想之「多源影響」,依學門的不同,繁衍成多元歧異的思想團體,如社會科學中國化集團、分析哲學集團、政治學領域的自由主義社群、分析方法的中國哲學研究者等等。同樣地,當代新儒家內部也出現一些不同的雜音,雖根本立場無重大歧異。值得注意的是,邏輯實證論早在七十年代被西方公認為死亡,然而殷海光繼承的其實是整個分析哲學傳統。這個傳統在九十代年末發展出 新實效主義、自然主義、新經驗論等等觀點,把領域伸展到語言學、認知科學、 資訊科學、生物演化論這些新興科學,以便擴大其影響力。台灣的實證-自由主 義之後裔,大概也會繼踵西方腳步而繼續前進,新引入的種種主義都不是新儒家 的道德理想主義所能接受的。反觀新儒家,在台灣解嚴之後,其影響力大致侷限於中文系、中國哲學圈與歷史系,時代變貌也使得新儒家常感嘆「儒門淡薄」。 在艱困的情勢下,新儒家的後裔也努力嘗試結合歐洲的哲學詮釋學,以期將新儒家擴張到社會學和政治學,從而開展新局並延展其生命力。換言之,「實證- 自由主義」與「當代新儒家」的思想競爭,已跨入二十一世紀而延續下去。
- 參考資料
- 在傳統與革新中徬徨──1950-1960 年代間台灣思想界的幾個科學觀的拉拒
- 牟宗三「科學開出論」的形上學困難─以儒家思想為本的中國文化可以開出現代科學嗎?
- 戴卡琳「究竟有無中國哲學」
talk
[編集]- Template:回應:參考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及福喜事件等條目之命名,應無加註影響地之必要。--tajvano(会話) 2014年10月19日 (日) 05:34 (UTC)
- Template:回應:飼料油及餿水油爆發時間近且彼此關係亦緊密,不宜分為兩條目敘述,且若日後證明南僑化工使用工業用油一事為真,是否須另建立「2014年臺灣工業用油事件」?--tajvano(会話) 2014年10月19日 (日) 05:34 (UTC)
- ^ 哲學這詞是日譯漢字,再傳回中國